Login

首页>新闻动态 >行业新闻

 武汉光谷将变身独立城市 建11条现代有轨电车

 

发布时间:2012-09-04

 

3年后,东湖示范区将跨入“万亿元俱乐部”,到2020年,总收入达3万亿元,建成享誉世界的“光谷”。 继“黄金十条”出台后,武汉市政府昨通过《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规划纲要批复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再次为光谷出台一揽子优惠政策。

《意见》提出,启动实施东湖示范区百家创新型企业试点,对东湖示范区新列入国家级创新型企业、技术创新示范企业一次性给予150万元的奖励;对新列入市级、省级以及国家级的战略联盟给予专项补助;对新列入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一次性给予100万元奖励。

此外,《意见》专门提出,将加强“双城、双谷”交流合作,全面推进武汉与芝加哥“双城”的交流,扩大合作领域,借鉴硅谷体制机制,重点引进硅谷优势企业。 作为资本特区、人才特区及知识产权特区,到2020年,东湖示范区实现企业总收入将达到3万亿元,在光电子、生物、地球空间信息等领域形成若干个拥有技术主导权的特色产业集群,成为创新要素聚集、创新能力较强、创新环境优良、创新经济活跃的全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排头兵,世界一流的高科技园区,享誉世界的“光谷”。

据悉,3月9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武汉市市长唐良智表示,要举全市之力,让光谷成为一座世界级的“科技城”,在竞争中赢得竞争。

链 接

资本特区:打造全国性金融中心

8月,东湖示范区正式获批为“新三板”扩容试点。这无疑是一次重大战略性机遇,全国风投、创投机构将云集武汉,给示范区增添“核能量”推动武汉成金融创新的“乐土”。《意见》中表示,将以“新三板”为契机,把东湖示范区打造为全国性科技金融中心,积极培育和推动各类科技企业改制上市及在股权代办系统挂牌交易。

人才特区:启动“3551光谷人才计划”

武汉将启动实施“3551光谷人才计划”,围绕东湖示范区主导产业,面向全球招募、引进一批全球顶尖科技专家、产业领军人才。 同时,开展非公领域科技人员支撑评定制度改革,建立东湖示范区非公领域科技人员职称评价“绿色通道”。

知识产权特区:补贴企业海外维权

擦亮“金字招牌”,东湖“知识产权特区”建设也提上日程。《意见》提出,市、区财政将安排专项资金,鼓励引导企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和掌握制定标准的话语权,对企业获取、运用知识产权和制定标准给予奖励或资助,对企业海外知识产权维权活动予以补贴。